龍潭,這座位在桃園台地最南端的茶鄉,五月天有結實纍纍的桑果園與花朵綻放的油桐林,
紫紅雪白與濃綠交織,讓人在視覺和味覺同時得到滿足,也成為北台灣的都市人從塵囂中抽身的最好藉口......
※新聞轉載自:自由時報 休閒旅遊版
.自由時報 休閒旅遊版 相關報導
桃園龍潭農情體驗
記者張肇麟/桃園報導.攝影
龍潭,這座位在桃園台地最南端的茶鄉,五月天有結實纍纍的桑果園與花朵綻放的油桐林,紫紅雪白與濃綠交織,讓人在視覺和味覺同時得到滿足,也成為北台灣的都市人從塵囂中抽身的最好藉口。
10:00~11:30
酸酸甜甜的成人口味
果園動手採果樂
桑露拿鐵、桑葚牛奶冰 桑葚汁與奶精組合成桑露拿鐵,創意十足,水果香甜與奶味巧妙融合;桑葚果醬淋上煉乳,天然滋味就是跟市面大不同!
|
桑葚蔬菜冷麵 特製桑葚麵條,煮熟後還要過冰來增加Q度,再淋上桑葚果醋調製的醬汁,搭配四季豆炒胡蘿蔔以及蘋果條,酸甜爽口,保證消暑胃口大開。 |
桑葚緣觀光果園在今年四月中起開放採果,園區沒有築高牆只有低矮綠籬,大方開放的態度吸引不少路人好奇探詢,充分展現農場主人透過桑葚結緣的友善心態。葉家媳婦范女士在八十多歲身體仍十分硬朗的公公協助下,前年將家中一千多坪的茶園改種了四百多株果桑,未曾從事過農務的她憑著一股熱忱,一點一滴打造出這座休閒觀光果園。
園內栽植的果桑跟蠶桑品種不同,被稱為「垂柳桑」。這種經過改良長不高的灌叢,枝條本來就比較柔軟,桑葚果實長成後,重量便使得枝條自然低垂,十分方便摘採。原來除了稻穗飽滿會低頭,這種果樹也超謙虛呢!
這個季節走進果園,馬上就被枝條上紅到發紫、紫到發黑的桑葚果實給迷住,而且樹叢低矮,連小朋友也能輕易摘到,很有成就感哦。鎖定一株後索性蹲坐在地上,輕輕鬆鬆就能採滿一大籃,看到平常習慣打電腦鍵盤的手指被桑葚汁液染得紅紅的,不禁有種奇特的滿足感!
這 裡強調栽培過程使用有機肥料,並且沒有噴灑農藥,可以放心現採現吃,當然也有不少野鳥飛進果園大快朵頤。范女士還說,園區地下有泉水經過,桑葚全是喝泉水長大的,更是天然鮮美。另外,果園地面覆蓋名為「雜草抑制蓆」的黑色塑膠布,成熟果實自然掉落,只要定時收集落果就能製作堆肥。
11:30~13:30
天然食品身體零負擔
桑葚緣輕食享受
在果園裡穿梭一早上,現在可以把採來的一籃籃桑葚先放一旁,跟著范女士學做各種桑葚副產品。從桑葚濃縮果汁、果醬、果醋、醃果,還可以泡酒、釀酒,又酸又甜的桑葚能夠變化出的口味還真不少,尤其是自已製作的過程不用摻加防腐劑或是人工香料,天然ㄟ,果然尚好!
范女士也運用這些副產品調製多種餐飲,果凍或是冰品不稀奇,熟食裡也可以加入桑葚口味!不管是桑葚鬆餅或桑葚燉肉,甜鹹皆宜。尤其推薦桑葚麵,名字聽起來有點奇怪,但口味清新,讓人一口接一口。
坐在庭園中享受經濟實惠的桑葚餐,一邊呼吸清新空氣,一邊欣賞茶鄉風光,還可遠眺被油桐花點綴得白花花的石門山,這頓午餐愜意到讓人真不想離開。
14:00~15:00
水土保持復舊生態
三水村茶園新風貌
位處龍潭鄉西南端的三水村,舊名「三洽水」,因為南坑、大北坑及霄裡溪三條溪流在此會合。由於濕度與土質條件適合栽培茶樹,主要生產膨風茶以及龍泉包種茶。村裡的山坳地帶大北坑,原來全是梯田與茶園,水土保持局在十多年前進行地滑區域整治,目前已逐漸展現生態與產業共存的和諧景象。
三水村的村長是五年級中段班的江增平,從他經營的城合茶館往上走,順著步道進入三水水土保持戶外教室,園區中的茶園建造方式、坑溝設計、原生樹種植栽、生態水塘,在在都有防治水土流失與營造生態復舊的用意。觀景台旁有一片廣達兩千多坪的土地,種植了一百多株光臘樹,江增平說,這是去年才開闢的甲蟲復育區,希望今年能吸引獨角仙來此繁殖。
從水土保持戶外教室走過百年歷史的江家古厝——濟陽堂與復古餐廳後,跨進龍園休閒農場。園區中除了部分梯田變成可供釣魚、烤肉的休憩園區外,還有被樟樹與落羽松林;尤其落羽松在春季發出翠綠新葉,以及典型針葉樹圓錐樹形,遠眺時跟猶如等高線的茶園相映成趣。更遠處的闊葉樹林中,還有油桐樹盛開的白花點綴。
在村中放慢速度,循著步道或是茶園小徑漫遊,不難發現取代水泥溝渠的堆石堤岸上長出草叢綠樹,運氣好的話,還可以瞥見五色鳥站在電線上發出「扣扣」的叫聲,在寧靜的鄉間午後更顯響亮。
16:00~17:30
懷舊情調賞紅橋
耐人尋味三坑老街
鄰近大溪鎮的西部區域為龍潭發展的起點,跨在大平、三坑兩村交界的大平橋,格外引人心生思古幽情。
大平橋建於一九二三年,五拱清水紅磚形式是最大特色,因此有「紅橋」別稱。
站在寬約兩公尺的橋面上,俯瞰腳下蔗部坑的潺潺流水,不禁遙想早年東邊大平村民挑貨到西邊三坑村出售的情境。目前堤岸以堆石方式建造,沿岸規畫了親水公園,今昔對照,更顯況味,傍晚時分可見學童捲起褲管在溪中戲水兼摸蛤蜊,景象充滿往日鄉村情調。
據說大平橋的紅磚是三坑所出產的,三坑老街更被視為龍潭發跡最早的街市,當然不能錯過。街頭有「黑白洗」,巷尾坐落「永福宮」,展現最典型的傳統商街形式。整排亭仔腳店鋪曾是當地人購買民生用品的熱鬧據點,如今頹圮閒置,百年時光遞嬗更迭,全都濃縮在這條老街裡,實在耐人尋味
KuWa Say:歡迎有空常來龍潭走走喔!
更多最新消息,歡迎利用選單的「訂閱KuWa's文章」來訂閱!
留言列表